电磁辐射对于睡眠所产生的影响
环境中电磁辐射(EMR)的持续增加,尤其是无线信号,已引起公众对其潜在的负面健康影响的严重关注。然而,由于相关的复杂问题,对人体受试者的这种影响进行研究具有挑战性。4G手机、蓝牙和微波炉也使用2.4GHz左右的频率。在过去五年中,世界主要城市的无线设备增加了一倍,使公众暴露在尚未充分评估的潜在健康风险之下。
在2021年8月3日(即将正式公布),西湖清华大学的施一公团队发表了一篇题为“无线信号范围内的特定电子辐射增加了小鼠的清醒”的研究论文,这篇文章在PNAS在线上报道了无线范围EMR对小鼠睡眠的影响。
在非热输出水平下,长时间暴露于100Hz方脉冲调制的2.4GHz EMR导致小鼠清醒时间显著增加。这些小鼠的非快速眼动(NREM)和快速眼动(REM)时间相应减少。相反,在相同的平均输出水平下,长时间暴露于未调制的2.4 GHz EMR对小鼠睡眠几乎没有影响。这些观察结果表明,小鼠睡眠结构的变化是对长期无线电磁辐射暴露的一种特殊生理反应。
电磁辐射(EMR)在世界上无处不在。在过去几十年中,环境中的EMR急剧增加。Wi-Fi主要工作在约2.4和5 GHz的双频上。它可以用于许多家庭的本地无线网络通信。4G手机、蓝牙和微波炉也使用2.4GHz左右的频率。在过去五年中,世界主要城市的无线设备增加了一倍,使公众暴露在尚未充分评估的潜在健康风险之下。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一些健康状况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如睡眠障碍、不育、精神障碍和癌症。这种上升通常归因于环境恶化,如工作压力和空气或水污染。虽然目前尚不清楚电磁辐射是否构成这些环境因素之一,但公众越来越关注电磁辐射的安全性,尤其是在微波频率下。不幸的是,对电子病历影响的调查经常引起争议。
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授权机构将30 kHz至300 GHz的EMR列为可能致癌物质。然而,2014年,世卫组织的一个项目发现,使用手机对健康没有不良影响。最近,有报道称,EMR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导致人类睡眠障碍和学习/记忆障碍,大鼠出现应激和焦虑样行为,以及身体/认知异常。雄性大鼠恶性胶质瘤和神经鞘瘤发病率的增加似乎与长时间暴露于900 MHz和1.8 GHz调制EMR有关。
睡眠对注意力和认知至关重要。睡眠障碍已成为全球健康挑战。哺乳动物的睡眠-觉醒周期分为三个阶段:清醒、快速眼动(REM)睡眠和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一些关于900 MHz脉冲调制EMR的研究表明,它对人类睡眠结构有潜在影响。手机EMR对睡眠脑电图参数的影响被认为是可能的。
先前的研究报告了EMR对人类睡眠结构的不确定影响,部分原因是人类志愿者易受环境因素(如咖啡/酒精/吸烟/毒品/手机)的影响,并且这些研究可能缺乏足够的控制。此外,EMR的影响可能取决于曝光时间、辐射强度、调制模式和其他参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建立了一个实验系统来研究EMR对小鼠行为的影响。这种应激表明,长时间暴露于脉冲调制的2.4 GHz EMR导致小鼠的总清醒时间显著增加。
该研究发现,长期暴露于由100 Hz方脉冲调制的2.4 GHz EMR中,会导致小鼠在非热输出水平下的清醒时间显著增加。这些小鼠的非快速眼动(NREM)和快速眼动(REM)时间相应减少。相反,在相同的平均输出水平下,长时间暴露于未调制的2.4 GHz EMR对小鼠睡眠几乎没有影响。这些观察结果表明,小鼠睡眠结构的变化是对长期无线电磁辐射暴露的一种特殊生理反应。
论文链接:https://www.pnas.org/content/118/31/e2105838118